記者日前從北海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獲悉,近年來北海水產業發展迅猛,積極促進農民增產增收,北海市水產業已列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2016-2018年重點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。
根據自治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《關于開展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結合本地實際,合浦縣確定2016-2018年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為水產業和蔬菜業,銀海區確定2016-2018年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為水產業和蔬菜業,鐵山港區確定2016-2018年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為水產業和果品業。
我市擁有海岸線500.13公里,10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灘涂面積298萬畝,其中淺海面積225萬畝,灘涂面積73萬畝,目前已開發利用淺海灘涂38萬畝(海水養殖面積)。水產養殖已形成了以對蝦、羅非魚優勢品種規模養殖為主,彈涂魚、金鯧魚、大蠔、文蛤、青蟹、象鼻螺、龜鱉、珍珠等名特優品種穩步發展的新格局。2014年,對蝦養殖面積16.22萬畝,產量14.86萬噸;羅非魚養殖面積6.3萬畝,產量5.37萬噸。
同時,象鼻螺、青蟹、櫛江瑤等名特優品種的生產,已成為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。龜鱉等庭院養殖穩步增長,特色養殖效果顯著。2014年龜鱉養殖戶807戶,產量650噸,產值2.02億元。2014年,全市從事珍珠首飾、珍珠藥品、護膚品、美容品、保健品加工生產的企業超過300家,從業人員超萬人,以南珠為原料的深加工產品達580多種,年加工產值6.5億元以上,已成為我市海洋產業的新亮點。2014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48.08萬畝,養殖總產量60.56萬噸,產值80.36億元。分別比增1.03%、5.21%、11.55%。
我市從扶持和培植龍頭企業入手,調整和優化品種結構,發展以出口為主的外向型水產加工企業,帶動水產養殖業和水產品加工出口業的發展,有效地提高了優勢品種產業化經營程度。全市對蝦、羅非魚、金鯧魚等優勢養殖品種已成為水產養殖和加工出口的主導產品,促進了漁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。目前,全市共有水產品加工企業96家,其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家,自治區級11家,自治區水產畜牧行業級水產加工龍頭企業23家,其中13家企業獲美國FDA的HACCP認證,11家企業獲韓國注冊,9家企業獲歐盟注冊。形成了保通、正五、宇田、萬景、北聯、西河、恒興、欽國、安邦等一批水產加工龍頭企業。
目前,我市水產品加工已形成了以對蝦、羅非魚為主的優勢出口產品系列,珍珠綜合開發產品系列,水產保健食品和調味產品系列,海洋生物制品系列,傳統冷凍水產食品及小包裝產品系列,魚糜系列產品等六大系列產品。其中,魚糜年生產能力超過1萬噸,成為全國最大魚糜生產基地之一。